2015年5月15日西安正在遭遇垃圾围城【可怕现状】
- 分类:新闻资讯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15-05-15
- 访问量:1
【概要描述】城市垃圾处理是个“天大的小事”——垃圾处理看起来是个小事,但是处理不好就会产生许多问题。
2015年5月15日西安正在遭遇垃圾围城【可怕现状】
【概要描述】城市垃圾处理是个“天大的小事”——垃圾处理看起来是个小事,但是处理不好就会产生许多问题。
- 分类:新闻资讯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15-05-15
- 访问量:1
详情
导语:城市垃圾处理是个“天大的小事”——垃圾处理看起来是个小事,但是处理不好就会产生许多问题。
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,西安市生活垃圾产量正在连年增加,目前西安主城区平均日产生活垃圾已达7500吨。而西安唯一一座生活垃圾填埋场——江村沟垃圾填埋最多还能使用6年。解决西安“垃圾围城”问题迫在眉睫。
更为急迫的是,西安市目前仍然没有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,末端的垃圾焚烧厂、处理厂选址建设也困难重重,面对生活垃圾、固体废弃物的威胁,政府和百姓同样感到压力巨大。
华大骄阳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困难,但更多的是机遇!
今年启动!明年推向市场!让西安不再为垃圾问题所困扰,让乡党最先享受绿色高科技所带来的效果。

西安日均产生垃圾7000吨(华大骄阳开创分散化、及时化、无害化处理新模式)
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,西安生活垃圾产量正在连年增加,目前西安主城区平均日产生活垃圾已达7500吨,解决“垃圾围城”迫在眉睫。
西安市目前共有155座垃圾压缩站,640台垃圾清运车。“垃圾量太大,除了早晚高峰,垃圾清运车一天都在转运。”
居民将垃圾扔到垃圾桶,物业人员再将垃圾运送到就近的垃圾压缩站,最后再被运到江村沟垃圾填埋场。到了垃圾填埋场,垃圾倾倒后会立即被推平、压实。达到一定厚度时,先要覆盖上30厘米厚的黄土,紧接着再铺一层2厘米厚的黑色防渗膜。在防渗膜上,还会继续铺上黄土,用来修建作业平台。推平、压实、覆盖黄土、防渗膜,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就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已经经过了20年……
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建设之初,确实对西安市的垃圾处理找到了出路,缓解了“垃圾围城”的困境,然而在填了快20年后,问题再现。
1993年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开始动工建设,1994年6月一期工程正式投入使用,当时设计的日处理量是2600吨,能用50年。但是随着西安城区的快速扩张,生活垃圾成倍增长,2006年日均垃圾处理量就已达3800吨,2013年最高日处理量还曾达到过8500吨至8600吨的情况。现今,江村沟日平均处理垃圾为7000吨,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。根据现在日均处理的垃圾量,也就6、7年的样子就要封场了。
如果真如目前测算,这个占地1100亩,总容量4900万立方米的填埋场,6年后就要封场,那么它的使用年限才为当初设计时的一半,届时“垃圾围城”的困境将再次困扰西安。
垃圾围城的近忧,垃圾转运已困扰西安

(我们的垃圾处理无需转运)
“垃圾围城”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并不存在,但是这并不代表西安市的垃圾处理只有“远虑”而无“近忧”。对于西安市来说,最怕去江村沟的道路由于雨雪等原因不通畅,如果运输垃圾的车停运一天,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。
而然对于各个区来说,心虽然用不着操到江村沟,可是转运这个摆在“家门口”的垃圾问题也够头疼。西安市新城区市容园林局环卫科雷科长用“天大的小事”来形容城市的垃圾处理,“垃圾处理看起来是个小事,但是处理不好就会产生许多问题。”
在西八路,西安市中心医院的家属院下一辆垃圾压缩车长期停放在此收集垃圾,路面上污水横流、臭气熏天,居民对此是怨声载道。对此解放门街道办环卫所所长张西元说,这个点肯定是撤不了,“如果撤了,这片的垃圾如何清运?现在只能是想办法冲洗污水,减少气味。”
据了解,一个垃圾压缩站的服务范围大概是5公里,西安市现有的155座垃圾压缩站显然不能满足需求。那么为什么不能多建几个压缩站?市容园林局工作人员说,这很难,“有些新建小区会规划建站,但是居民总觉得污染大,最后也就在居民的反对声中不了了之。”
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:建垃圾压缩站是政府部门的一直以来的愿望,毕竟比压缩车环保多了,但是你也知道主城区太小,这地方寸土寸金。
除了城区,城中村的垃圾处理问题也很严重,在未央区北庄村,陕西科技大学南门外,有一座高3米的垃圾山。而3米外就是做小生意的商户,据商户讲附近根本没有其他可以扔垃圾地方,“也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反正这几年都在这扔,村里其他地方也有垃圾桶,垃圾车会去收,这的没人收,实在堆的多了,有个车就把垃圾从路上往高了铲,再不行就一把火烧了。”
市容园林局工作人员说,垃圾压缩站的建设从来都是见缝插针,规划部门从来没有规划过。就西八路和北庄村的情况来看,随着城市的扩张,也许能插“针”的“缝”也越来越少了。

垃圾填埋——西安唯一的垃圾场最多还能运转6年(我们不填埋!我们再利用)
江村沟垃圾填埋场,是一座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、垃圾渗滤液处理、垃圾沼气发电三位一体的超大型生活垃圾填埋场。它地处西安东郊灞桥区江村附近,也是西安唯一一座生活垃圾填埋场。
据了解,起初江沟村垃圾场的设计处理量只有2000吨。但随着西安城区的快速扩张,生活垃圾成倍增长,到2006年时日均垃圾处理量就已达3800吨,2013年最高日处理量还曾达到过8500吨至8600吨的情况。现今,江村沟日平均处理垃圾为6800吨,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。
按设计,江村沟垃圾场的寿命有50年,但是随着垃圾量快速增加,据专家预测,垃圾场的寿命最多还有6年。同时,垃圾场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填埋堆体稳定控制、填埋气和臭气污染扩散削减等一系列问题。尤其是夏季大量滋生蚊蝇,周围居民要求治理的呼声越来越高。

这是纺织城居民多次强烈要求市政府关闭或改造填埋场的公开信
西安面临“垃圾围城”的困惑并非特例。我国城市的垃圾处理起步很晚,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进行垃圾处理,之前,垃圾都是露天堆放。时至今日,国内大部分城市垃圾处理采用的方式仍然以填埋为主。有调查显示,我国1/3以上的城市均深陷垃圾围城困局。据统计,全国1/4的城市已基本没有垃圾填埋堆放场地。

垃圾发电——代替“填埋”是大势所趋(垃圾发电需要焚烧,处理好二次污染需大量投资…华大骄阳有更好的办法!且看,2016华大的崛起~)
当前,垃圾填埋方式被广泛使用,但由于资金、技术等原因,国内大多数填埋场都缺乏7层以上的严密防渗漏措施,所以不可避免会对土壤及地下水造成污染。与此同时,填埋还会占用大量土地,特别是在人口密度极高的地方,建设生活、工业垃圾填埋场已几乎没有了出路。
在这一背景下,从垃圾填埋转向焚烧发电是大势所趋。与填埋相比,焚烧的最大优势就是占地少、减量效果明显。因此,很多专家提出,垃圾焚烧发电将成为城市解决生活垃圾问题的主要出路。
记者日前获悉,为减轻现有垃圾填埋场压力,同时使垃圾处理更科学环保,西安已经确定建设3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。
3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后,西安日均6000余吨的生活垃圾将大部分通过这3座生活垃圾焚烧厂焚烧处理,另一小部分约1000吨生活垃圾将在咸阳已经建成的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厂处理,生活垃圾将不再进行填埋。另外,还会将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以前填埋的生活垃圾挖掘出来进行焚烧,从而彻底解决垃圾填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。
垃圾焚烧厂困境(华大骄阳的第四代垃圾处理技术,不焚烧不填埋,无污染无噪音)
对于西安来说,江村沟垃圾填埋场还能用6年,建设垃圾焚烧厂似乎也是势在必行。对于垃圾焚烧厂,支持的人会说“减量快”,而反对的人会说“污染大”,但实际上最应该正视的问题却是垃圾分类这个说了十几年的概念,直到现在还陷在“死胡同”中找不到出路。

居民误解,反对声音多西安规划了三座垃圾焚烧厂,但是目前一座都没有建成。“居民对垃圾焚烧的误解太大,反对的声音太多。”2002年左右,在北郊已经开工建设一座垃圾焚烧厂,但是长安大学新校区的修建,让这个工程最后也“淹没”在了反对声中。

垃圾分类的“恶性循环”垃圾分类概念提了十几年,在西安仍是空白。究其原因,是因为末端处理不完善,”就算现在居民分类扔了,最终还是要混在一起填埋,所以在没有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的整个体系的情况下,垃圾分类还无法实施。”

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,高速发展的西安正在遭遇“垃圾围城”之痛,这已经成为了西安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大难题。然而,如何走一条绿色、经济、以人为本的道路,来破解当前“垃圾围城”的危机,这又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问题。
华大骄阳自主开发的“第四代垃圾综合处理技术”,可在有效资源化处理生活垃圾的同时,处理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。处理过程简便安全,无二次污染,内部处理掉重金属污染物,绝无二恶英产生,无噪音占地小投资更小。处理后还可产出“原油、汽油、甲醇乙醇、可燃气等”,充分利用城市“永不枯竭的矿藏”。副产品硫酸、化肥还可销售,最终变为水蒸气循环再利用。
多好的项目啊~~利国利民,造福后代!
今年启动!明年推向市场!让西安不再为垃圾问题所困扰,让乡党最先享受绿色高科技所带来的效果。
华大骄阳,来自家乡西安。为家乡每一缕空气、每一寸绿色、每一片蓝天服务,是华大骄阳的责任和心愿!加油吧~
关键词: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推荐新闻

电话:029-83645756
项目合作:15929977567
地址:陕西西安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云检科创大楼三楼
邮箱:yang.song@sino-green.com
页面版权所有- 西安华大骄阳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| Copyright-2021 All Rights Reserved. 陕ICP备14007053号-1